□ 當前位置:新聞頻道![]() ![]() ![]() ![]() |
莫愁湖小學承辦第一盟區語文教研活動 發布人:高沈 發布時間:2020/12/2 18:22:55 11月30日下午,莫愁湖小學合班教室里舉行一場語文盟區教研活動。本次教研活動為莫愁湖小學的專場活動,以“培養識字能力,提升文化素養”為主題。參加本次活動的還有學!鞍傩G煛睜渴謱W!獤|壩中心小學。本次活動分為三個部:課堂展示、經驗分享及交流研討。 課堂展示。第一節課,田歌老師執教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田老師抓住低年段語文教學目標應以識字、寫字為主,在執教中,利用隨文識字把漢字文化充分融入了進去,整節課通過不間斷地讀詞和反復地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語境中多次感受漢字的字義及蘊含的文化內涵,為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奠定基礎。第二節課,謝芮老師執教在本課時的教學中,謝老師著眼于“情”,扎根于“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后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指導學生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圍繞一個“愛”字,從閱讀出發,鉆進文字的里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后蘊藏的情感,親歷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用心去學,動情去讀。 經驗分享。湯麗平老師從“漢字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畫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開始,從低年級視角,闡述從兒童的實際出發,將漢字文化“兒童化”,讓兒童在文本情境里,在有趣的故事、動畫、游戲、圖畫中,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受到文化的濡染,從而提升文化素養。張科老師作了題為《中高年級“文化識字”教學研究的初步探索和實踐》的報告。張老師從“‘字'得其樂”“循‘字'入文”和“以文化人”三個方面,結合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實踐,談了自己在“文化識字”課題研究方面的經驗做法。張老師的報告深入淺出,很多鮮活生動的實踐案例引起了在座老師們的強烈共鳴。 交流研討。在講座之后,盟區學校的老師們對于本次活動進行了交流研討新城北校的葛金娥老師、南湖一小的李璽雨老師及東壩中心小學的許平峰老師都談了本次活動的收獲及建議,最后季海霞副校長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并對莫愁湖小學文化識字教學提出希望。(信息員 高沈 孫苗苗)
◢ 網友評論
請您評論(您的評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游客不能評論。[請登錄]
|
|